回顧2023全國兩會消防提案
發(fā)布日期: 瀏覽次數:1884 文章來源:天澤智聯
3月13日上午,全國兩會在北京勝利閉幕。今年兩會的召開恰逢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guī)劃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引發(fā)國內外廣泛關注。那么,今年的兩會,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帶來了哪些與消防相關的建議和提案呢?
全國政協委員李玉春:提升老舊高層建筑消防安全水平
在走訪調研中,全國政協委員李玉春發(fā)現老舊高層建筑存在消防設施老化、安全通道不暢通、日常管理跟不上等問題,安全隱患十分突出。一旦發(fā)生火災,呈現出可燃物多、人員聚集、火災蔓延快等特點,撲救難度較大。
李玉春建議,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老舊高層建筑消防安全提升行動,提高老舊高層建筑消防安全水平。在行動中,重點加強老舊高層建筑消防設施維護保養(yǎng)和更新,落實消防安全管理責任,加強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及時發(fā)現和消除火災隱患。同時,推廣物聯網和智能化消防科技手段,安裝配備火災自動報警、噴水滅火系統、消防救援登高裝備等消防設施,保證高層建筑發(fā)生火災時能迅速有效施救。
全國人大代表趙平:加強“三無”小區(qū)消防安全管理
全國人大代表、陜西飛機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首席技能專家趙平,一直關注老舊小區(qū)的消防安全問題。今年全國兩會,趙平就加強無明確責任主體的住宅小區(qū)消防安全管理提出建議。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居民住宅小區(qū)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出臺《高層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規(guī)定》等,部署開展消防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有效防范化解居民住宅小區(qū)消防安全風險隱患?!暗菬o業(yè)主委員會、無物業(yè)管理單位、無法確定消防安全管理主體的‘三無’小區(qū),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仍存在空白,安全隱患較為突出?!壁w平表示。
“屬地政府要指導小區(qū)盡快成立業(yè)主委員會,選聘物業(yè)公司落實消防安全管理;對一時無法成立業(yè)主委員會的,要將小區(qū)消防管理納入轄區(qū)網格化管理平臺,確定消防安全管理人、樓棟長,發(fā)動基層網格力量開展巡查檢查及宣傳培訓。”
全國政協委員馬蕭林:大力保障文物建筑消防安全
全國政協委員、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把目光聚焦在保障文物建筑消防安全上。他說,文物安全是文物保護的紅線、底線和生命線。
我國文物建筑資源豐富,分布地區(qū)廣泛,且多以土木結構為主,耐火等級低,火災防控是加強文物建筑保護的一項長期任務。馬蕭林建議:“要不斷壓實文物消防安全責任,強化風險防控意識。各地文物、應急管理和消防救援等部門,應將文物建筑納入消防監(jiān)管重點范圍,全面落實文物建筑安全直接責任人公告公示制度;提升火災防控能力,持續(xù)加大隱患排查整治力度,強化文物建筑消防設施建設,強化檢查督導,努力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廣泛開展文物消防安全宣傳,培養(yǎng)一批會管理、會操作的消防安全‘明白人’。”
馬蕭林還認為,應強化應急預案編制工作,大力開展應急演練,全面梳理應急處置流程,強化各項應急管理措施的落實,切實提升文物安全應急管理的整體水平。
全國人大代表王雁:杜絕安全隱患,建設居民住宅區(qū)消防物聯網
全國人大代表、煙臺矢崎汽車配件有限公司工會主席王雁認為,當前全球物聯網技術發(fā)展迅速,應用范圍越來越寬,全國各地都在積極推進物聯網技術在消防領域的應用,并取得了一些成效。因此,運用物聯網手段加強住宅小區(qū)消防安全工作,既是大勢所趨,也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手段。
針對各部門的職責邊界不夠清晰這一問題,王雁認為當務之急是修訂《消防法》,進一步明確住建、公安、消防、城市管理等部門對居民住宅的監(jiān)管職責,并將消防物聯網建設納入其中,做出數字化、精細化、智能化的規(guī)定,為各地開展消防物聯網建設提供法律支撐,從源頭上加強物聯網技術在火災防控中的應用。
同時,王雁意識到消防數字化技術應用越來越重要。相關部門通過運用物聯網手段,從而對風險隱患數據進行科學高效研判、預警和快速響應處置。
全國政協委員馬秀珍:加強公共消防設施管理 筑牢安全“防火墻”
“當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及地方消防條例對公共消防設施的相關規(guī)定,多為宏觀和原則性要求,還需在具體制度執(zhí)行層面進一步細化和明晰?!瘪R秀珍委員坦言,現階段部分城鎮(zhèn)消防規(guī)劃不能與城鎮(zhèn)的城市化發(fā)展同步規(guī)劃建設,造成消防基礎設施建設欠賬問題嚴重。公共消防設施建設、維修、保養(yǎng)由自然資源、住建、城管、消防和供水公司等多頭負責,管理體制不夠健全。
馬秀珍委員建議,出臺“公共消防設施管理條例”“綠色消防處置方法”等政策法規(guī),以立法形式明確行業(yè)部門、企事業(yè)單位以及個人的法律責任。統籌解決公共消防設施建設運維資金,建立健全監(jiān)督檢查措施、考核獎懲標準和責任追究辦法。建立全國統一公共消防信息數據庫。推進信息技術在公共消防設施建設管理上的應用,搭建遠程監(jiān)控管理平臺,打通信息壁壘,實現各方面資源互聯互通。將單位和個人因違反公共消防設施建設管理相關規(guī)定,受到行政處罰等失信信息,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依法實施失信懲戒。
今年的兩會,不少代表和委員的提案都聚焦在了民生領域的消防安全和基層消防力量建設上,這也是社會熱切關注的問題。
信息來源:央廣網、云南網、中國應急管理、華興時報、河南日報、界面新聞等